晨雾刚散,赵玥就在中军帐内铺开了江南地形图。看小说就到WwW.BiQuGe77.NEt指尖划过标注着“宜兴”“无锡”“江阴”的墨迹,她目光停在三个红点上——这是斥候队探明的三支义军驻地,为首的分别是宜兴张毅、无锡陈奎、江阴吴涛。帐外传来脚步声,周峰捧着三封用火漆封口的书信走进来,牛皮纸信封上分别写着三位义军首领的名字,右下角小小的“护宋军”印章鲜红醒目。
“殿下,书信都按您的吩咐写好了,措辞上既提了鹰嘴谷大捷的战绩,也没摆护宋军的架子,只说‘同仇敌忾,共护大宋’。”周峰将书信放在案上,指尖划过“张毅”二字,“只是张毅此人,听说性格孤傲,之前拒绝过金兵的招降,也没接受过其他义军的联合提议,咱们的使者怕是要多费些口舌。”
赵玥拿起写给张毅的书信,指尖拂过信纸——信中不仅提了联合抗金的诚意,还附上了宜兴周边金兵布防的简图,这是李二柱带着斥候队连夜绘制的,标注着金兵粮道、巡逻路线,甚至连守军换岗的时间都写得清清楚楚。“张毅若真是一心抗金,看到这布防图,就该知道我们的诚意。”她将三封书信分好,抬头看向帐外,“传三位使者进来吧。”
很快,三名护宋军士兵走进帐内。为首的是曾在禁军担任过传令兵的老郑,负责前往宜兴联络张毅;另外两人分别是熟悉无锡地形的农户出身士兵阿福,以及江阴本地人的斥候队员小吴。三人单膝跪地,双手接过书信,齐声领命:“末将定不辱使命,说服三位首领与护宋军联合!”
赵玥起身走到三人面前,亲自为他们整理了衣襟:“路上务必小心,金兵在各州县都有巡查,若遇到盘查,就说是‘走亲访友的农户’,书信藏在夹层里。若是实在无法过关,保命要紧,联合之事,我们再想其他办法。”
三人重重点头,转身带着书信,各自朝着目的地出发。赵玥站在帐外,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山路尽头,心中既有期待,也有忐忑——江南义军各自为战已久,有的为了争夺粮草甚至发生过摩擦,想要将他们联合起来,绝非易事。
宜兴:说服孤傲张毅老郑带着书信,走了两天两夜才抵达宜兴境内。张毅的义军驻扎在宜兴城南的善卷洞,洞口设了三道岗哨,看到老郑,立刻举起长枪拦下:“来者何人?擅闯义军驻地,不怕丢了性命?”
老郑拱手笑道:“在下老郑,是护宋军派来的使者,有要事求见张首领,还请通报。”
岗哨进去通报后,过了半柱香的时间,才出来说“首领让你进去”。老郑跟着岗哨走进洞内,只见洞内宽敞干燥,两侧站着数十名手持武器的义军士兵,个个眼神锐利。张毅坐在洞中央的石凳上,穿着一身黑色短打,腰间别着一把弯刀,脸上没什么表情:“护宋军?就是那个在鹰嘴谷打赢金兵的队伍?找我何事?”
老郑呈上书信,恭敬地说道:“我家殿下赵玥公主,听闻张首领率义军抗击金兵,保宜兴百姓平安,心中敬佩。如今金兵在江南增兵,单靠一支义军难以长久,故派在下前来,提议护宋军与张首领的义军联合,共抗金兵,复我大宋河山。”
张毅接过书信,拆开后先看了附在里面的布防图,眉头微微一动——图上标注的金兵粮道,正是他最近想偷袭却苦于不知具体布防的地方。他接着看书信,看到“金兵不灭,大宋不存;义军不联,百姓难安”一句时,手指顿了顿,抬头看向老郑:“你们护宋军,真愿意跟我们这些‘山野义军’平起平坐?不抢我们的粮草,不夺我们的地盘?”
“张首领多虑了。”老郑从容回道,“我家殿下常说,所有抗击金兵的队伍,都是大宋的兄弟。护宋军的粮草,有百姓支援;护宋军的目标,是赶走金兵,不是争夺地盘。此次联合,我们愿共享情报、共分粮草,若是作战,也会根据双方兵力分配任务,绝不让张首领的弟兄吃亏。”
张毅沉默了片刻,起身走到洞壁前——那里挂着一张破旧的大宋地图,江南一带已被密密麻麻的“金”字覆盖。他手指划过“常州”“宜兴”,声音低沉:“我张毅当年带着弟兄们离开家乡,就是因为金兵杀了我全家。这些年,我拒绝联合,是怕遇到打着抗金旗号却抢百姓粮食的败类。既然护宋军有诚意,又有真本事,我张毅就信你们一次!”
他转身看向老郑,伸手握住他的手:“回去告诉赵玥公主,我张毅愿率两百弟兄,与护宋军联合,共抗金兵!”
无锡:说动务实陈奎阿福抵达无锡时,正赶上陈奎的义军在收割百姓捐赠的稻谷。陈奎是个四十多岁的庄稼汉,皮肤黝黑,手上满是老茧,看到阿福,放下手中的镰刀,抹了把汗:“护宋军的使者?先别急着说联合,等我把这亩稻子收完——这可是弟兄们半个月的口粮。”
阿福也不着急,拿起镰刀帮忙收割。两人一边干活,一边闲聊。阿福说起鹰嘴谷大捷时,如何用滚石、火油伏击金兵,陈奎听得眼睛发亮;说起护宋军如何保护百姓,百姓又如何主动捐赠粮草,陈奎停下镰刀,叹了口气:“我这队伍,最缺的就是粮草。上次偷袭金兵粮道,损了十几个弟兄,才抢回两马车粮食,根本不够吃。”
阿福趁机掏出书信和布防图,递到陈奎手中:“陈首领,我家殿下说了,只要咱们联合,护宋军愿先支援无锡义军五十石大米、十头猪。这布防图上,标注了无锡城外金兵的一个小粮站,守军只有五十人,咱们可以联手拿下,粮草一人一半。”
陈奎看着布防图,又看了看书信上“共享粮草、共分战果”的承诺,眼中满是动容。他想起去年冬天,弟兄们饿着肚子跟金兵作战,不少人冻饿而死;想起百姓们偷偷送来的红薯,自己舍不得吃,都留给受伤的士兵。他握紧拳头,对阿福说:“我陈奎没啥大志向,就想让弟兄们能吃饱饭,能保护无锡的百姓。护宋军有诚意,又肯帮我们,我愿带着一百五十弟兄,跟你们联合!”
江阴:劝服谨慎吴涛小吴回到家乡江阴时,心里既紧张又期待。吴涛的义军驻扎在江阴江边的一座破庙里,以水战闻名,曾多次偷袭金兵的运粮船。小吴找到吴涛时,他正在检修船只,看到小吴,警惕地问:“你是护宋军的人?怎么证明你不是金兵的探子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