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凤凰展翅 > 23. 大胜声名传周边

晨雾还没散尽,常州城外的护宋军营房就被一阵嘈杂的脚步声惊醒。看小说就到WwW.BiQuGe77.NEt赵玥刚整理好父皇的遗诏,就听见营门外传来此起彼伏的呼喊声,夹杂着“要加入护宋军”“我要杀金兵”的话语。她快步走到营房门口,眼前的景象让她瞬间愣住——营门外的空地上挤满了人,有穿着粗布短褂的农户、背着行囊的流民、手持武器的散兵,甚至还有几个穿着长衫的书生,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期待,像等待春雨的禾苗,盼着能加入这支刚打了胜仗的队伍。

“殿下,这才刚天亮,就来了这么多人!”周峰匆匆赶来,手里拿着一本新的名册,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激动,“昨天鹰嘴谷大捷的消息,一夜之间就传遍了常州周边的村镇,连无锡、宜兴的人都听说了,纷纷要赶来投奔!”

赵玥看着人群中一张张渴望的脸庞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。她想起半个月前,护宋军刚组建时,只有三百多人,武器简陋,粮草短缺,连训练的场地都是临时开辟的打谷场。而如今,一场大胜,不仅歼灭了两百多金兵,更让“护宋军”的名号传遍了江南,成了百姓心中抗金的希望。

“快,打开营门,让大家有序进来。”赵玥立刻吩咐道,“再安排几个弟兄,在营内的空地上搭起登记点,分批次登记,不要乱了秩序。”

周峰应声而去,很快,营门缓缓打开,百姓们按照指引,分成几队,有序地进入营房。赵玥走到登记点旁,看着一个个前来报名的人,心中满是感慨。一个约莫十六岁的少年,背着一把破旧的柴刀,怯生生地走到登记的士兵面前:“兵大哥,我能加入护宋军吗?我爹娘都被金兵杀了,我想报仇。”

士兵看了看他瘦弱的身材,有些犹豫:“小弟弟,你还太小了,打仗很危险。”

少年急了,眼泪差点掉下来:“我不小了!我能砍柴,能挑水,还能给士兵们送东西,我不会拖大家后腿的!”

赵玥走了过去,摸了摸少年的头,温柔地说道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
“我叫狗蛋。”少年抬起头,眼中满是坚定。

“狗蛋,”赵玥笑了笑,“你愿意加入护宋军,姐姐很开心。但现在你还小,不能上战场。不如你先跟着医疗队,帮郎中们照顾受伤的士兵,学**扎伤口,等你长大了,再跟我们一起打仗,好不好?”

狗蛋想了想,重重地点了点头:“好!我一定会好好学,将来一定要亲手杀了金兵,为爹娘报仇!”

看着狗蛋跑向医疗队的背影,赵玥心中暖暖的。她知道,这些孩子,都是大宋的未来,只要好好培养,将来一定能成为抗击金兵的栋梁之才。

登记工作一直持续到中午,前来报名的人不仅没有减少,反而越来越多。陈烈从濠州赶回时,看到营内挤满了新加入的百姓,惊讶得说不出话来:“殿下,不过一夜时间,护宋军竟扩到了千人?这在以前,简直不敢想象!”

赵玥笑着点头:“都是鹰嘴谷大捷的功劳。百姓们看到我们能打赢金兵,能保护他们,才愿意相信我们,投奔我们。”

陈烈感慨地说道:“这就是民心啊!当年我在禁军时,朝廷失了民心,就算有再多的兵力,也打不赢金兵。如今护宋军得了民心,何愁不能收复失地,赶走金兵?”

为了让新加入的士兵尽快融入队伍,赵玥和陈烈、周峰等人商议,将护宋军重新编制——步兵营扩至五百人,由王虎继续担任统领,负责基础训练和近身格斗;骑兵营从原来的五十人扩至两百人,由原宋军骑兵校尉刘能担任统领,负责骑兵训练和冲锋战术;水军依旧保持一百人,由张顺统领,驻守太湖,防范金兵从水路进攻;斥候队扩至五十人,由李二柱统领,负责侦查金兵动向和地形勘探;医疗队扩至一百人,吸纳了不少民间郎中,负责救治受伤士兵和百姓;此外,还新成立了“后勤队”,由熟悉农事和工匠活的百姓组成,负责粮草种植、武器修缮和衣物缝制,确保护宋军的后勤供应。

编制确定后,训练立刻拉开序幕。练兵场上,王虎带着步兵营的士兵练习刺杀和阵型,“喝哈”的呐喊声此起彼伏;营外的空地上,刘能骑着战马,教骑兵营的士兵如何在马上射箭、劈砍;太湖岸边,张顺带着水军的士兵练船和水战技巧;远处的山林里,李二柱带着斥候队熟悉地形,绘制新的地图。整个营房里,到处都是忙碌而有序的景象,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。

新加入的士兵中,有不少曾是宋军的老兵,他们熟悉战术,经验丰富,很快就成了训练中的骨干。老兵吴大叔曾在淮河一带抗击过金兵,他主动向王虎提出,将自己的战斗经验传授给新兵,教他们如何躲避金兵的骑兵冲锋,如何利用地形优势伏击敌人。在他的指导下,新兵们的进步飞快,原本松散的队伍,渐渐有了军队的模样。

除了士兵,还有不少百姓主动前来支援护宋军。常州城内的粮商张老板,听说护宋军粮草短缺,主动送来五十石大米和十头猪;附近村庄的妇女们,自发组织起来,日夜赶制棉衣和布鞋,送到营中;甚至连城里的铁匠铺,也免费为护宋军修缮武器,打造新的长枪和弯刀。百姓们的支持,像一股暖流,温暖着每个护宋军士兵的心,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抗击金兵的决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