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7章

片刻后,户部尚书吕颐浩匆匆赶到。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.BiquGe77.NeT

见殿内气氛凝重,官家脸色铁青,心中已然猜到了几分,依旧镇定自若地行礼。

“吕颐浩!”

崇祯将李纲的奏疏狠狠掷于他面前:“你看看!这就是你给朕制定的好国策!这就是你为国敛财的好办法!朕的百姓,正因你的‘折帛钱’,被逼得卖儿卖女,家破人亡!你可知罪?!”

吕颐浩捡起奏疏,迅速浏览了一遍,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震惊与惶恐。

他立刻躬身垂首道:“陛下息怒!臣万万没想到,利国便民之策,到了地方竟会败坏至此!此皆地方官吏贪婪无度,阳奉阴违所致,非臣之本意啊!”

吕尚书抬起头,一脸“忠恳”地辩解道:“陛下明鉴,历朝历代,朝廷税制下达到地方,无不有层层加码、从中渔利之弊病,此乃顽疾,非一朝一夕所能革除。”

“臣身在户部,只能制定大政方针,至于各州各县如何征收,其间详情,臣......臣实在是鞭长莫及,难以尽知啊!”

这番话,说得滴水不漏。

不仅将所有责任都推给了地方官吏和“历史顽疾”,还把自己摘得一干二净。

崇祯盯着他,眼中寒光闪烁。

吕颐浩说的每一个字,从法理上都很难定他的罪。

官僚体系的巨大惯性,确实能将任何美好的初衷扭曲得面目全非。

要说吕颐浩亲自下令让地方官吏“以贱折贵”,那是绝无可能的。

但是,这就算完了吗?

崇祯心中冷笑,看到了吕颐浩眼中那一闪而逝的自得,看到了他完美辩词之下隐藏的、对自己这套官场生存法则的绝对自信。

这就是崇祯所面对的敌人,一个由无数个像吕颐浩这样“滴水不漏”的士大夫组成的庞大体系。

他们永远正确,永远忠君爱国,永远可以将责任推卸得干干净净。

崇祯清楚,此刻处置吕颐浩,不仅证据不足,还会立刻引发朝堂震动,导致整个财政体系陷入瘫痪。

吕颐浩再有问题,依旧是大宋朝最懂经济的几个人之一,现在还不能动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