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3章
他本就胸怀天下,如今得名家指点,笔下的诗句,也渐渐摆脱了昔日的直白鼓舞,开始融入更深层次的哲思与情感,文化素养飙升。看小说就到WwW.BiQuGe77.NEt
对崇祯而言,李清照无疑是难得的知己,是高山流水的雅韵。
然而,这等君臣知遇之情,在旁人眼中,却渐渐变了味。
宫中的大臣们,尤其是那些善于揣测上意、深谙帝王心思的老臣,很快便察觉到这种不同寻常的“诗词交流”。
他们得知官家频繁向一位“有夫之妇”求教诗词,心中不由得浮想联翩,兴趣大作。
毕竟,大宋皇族,素来不乏风流雅事。
太上皇赵佶,那位风流天子,曾经中意东京城中的歌姬李师师,甚至不顾帝王身份,微服出宫,夜访李师师家。
更有甚者,曾与词人周邦彦在李师师处“偶遇”,上演了一出帝王与才子的争风吃醋戏码,传为一时佳话,也引为后世笑柄。
再往前上百年,太宗皇帝赵光义,在灭南唐后,强行霸占小周后,将其纳入宫中,当众羞辱,甚至作画留念,更是饱受争议。
老赵家的子孙,似乎总有些“奇奇怪怪”的癖好,对美色和才华的追求,有时甚至能超越礼法束缚。
在那些大臣看来,这位年轻的崇祯帝,如今对李清照的才华如此“钟情”,保不准就是“醉翁之意不在酒”,恐怕也是步了先祖的后尘,对这位“绝代才女”动了心。
于是,一些心思活络的大臣,开始暗中揣测圣意。
有人认为,既然官家对李清照如此青睐,那何不成人之美,将这位才女收入后宫,既能满足圣意,又能彰显皇恩浩荡,岂不是一举两得?
恰逢此时,宫中正在筹备选妃事宜,以充实后宫,繁衍子嗣。
数日后。
在一次朝议上,当谈及选妃时,竟有大臣大胆提议:“陛下,臣闻李清照夫人,才华横溢,艳冠京华,乃大宋第一才女,其诗词造诣,冠绝古今,更兼容貌端丽,品行端庄,若能纳入宫中,常伴圣驾,定能与陛下在诗词之道上切磋,为陛下分忧解闷,亦能为皇家增添文采,实乃社稷之幸,陛下之福也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