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7章
真正敢去他的大营谈判的人,若一个步骤走错,很可能有去无回。看小说就到WwW.BiQuGe77.NEt
况且,出使金营,不只是为了走个过场,这次的首要任务,是要拖住话题、拖住节奏、拖住时间,为四面合围的宋军赢得更多机会。
金人也不傻,他们若察觉到这一点,绝不会轻易放使者全身而返。
此番随驾的文臣、武将皆是朝中重臣,是治国理军的骨干,崇祯自不会拿这些人去冒这种未知的险。
他当即传下旨意:“从文武官员中择人,要求能言善辩、胆识过人,又机灵圆滑,既要稳住金军将领的疑心,又要能在关键时刻周旋拖延。”
枢密使领命,立刻开始从宿州守军、近卫、随行幕僚中遴选合适人选。
城中人心为之一紧,谁都明白,这趟出使金营,看似是“讲和放俘”,实则是一次踩在刀锋上的试探,搞好不好会被金人给活剐了!
谁都怕死,不愿接这个差事。
有不怕的想接,但苦于不擅口舌。
......
大宋还是有人才的。
不到半日,就有人站了出来,自告奋勇。
“陛下,臣王伦愿往!”
来人姓王名伦,乃是正七品朝奉郎,年逾四十,身着素净青袍,腰悬鱼袋,面色削瘦却精神奕奕。
崇祯眉头一挑:“王伦?”
这个名字,他在《宋史》中有些印象,此人乃是大宋著名的外交官。
王伦,字某,系北宋宰相王旦之弟王勉的玄孙,世家之后,本该锦衣玉食,可家道早衰,家贫如洗。
年轻时,王伦性情豪侠,却少拘礼法,常与市井恶少为伍,几次闹出事来,屡犯王法却每每得免。
世人笑他放浪,朋友却夸他胆大有谋、口齿如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