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2章

金陵紫金山下。看小说就到WwW.BiQuGe77.NEt

御营军的校场每日回荡着震耳欲聋的轰鸣,空气中硝烟弥漫。

不知道的山中猎人,以为是军营遭雷劈了,连夜搬家。

自崇祯皇帝亲临军器局,验看了那批划时代的火绳枪并下达谕旨,责令军器局务必“加大产能,全力制造”以来。

数月时间倏忽而过,匠人们昼夜不息,炉火不绝,已然成功铸造并交付了三批新式火绳枪,总计三千支。

这些冰冷却蕴含着巨大潜力的利器,尽数配发至新组建的御营军中,成为他们日常操练的核心。

校场之上,一排排五尺高的稻草人靶子整齐矗立,胸前皆绘有醒目的红心。

每日清晨至日暮,御营军将士便对着这些靶子,反复进行着枯燥却至关重要的射击训练。

装填、瞄准、击发,每一个动作都被分解至极致,而后无数次地重复,直至融入血肉,化为本能。

每人每日至少十次的击发,不仅是为了熟悉这新式火器,更是为了将那种由火药瞬间爆发的冲击力,刻入骨髓,形成最敏锐的肌肉记忆。

这一日,崇祯皇帝在一众锦衣卫的簇拥下,悄然驾临御营军校场,亲自视察火器操练之效。

大宋积弱已久,重文轻武的痼疾根深蒂固,欲扭转乾坤,非大刀阔斧改革不能奏效。

而这火器,便是他破旧立新,重塑大宋军魂的倚仗。

崇祯身着常服,未佩剑饰,龙行虎步间,自有一股不怒而威的气势。

“臣姚友仲,恭迎陛下驾临大教场!”

执掌御营军的,是当朝枢密使姚友仲。

这位未及而立之年的青年才俊,已身居正一品高位,执掌天下兵马大权,对崇祯的破格擢拔满怀感激。

然身居高位所带来的巨大压力,也令姚友仲如履薄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