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三国:开局截胡何太后 > 第20章 颍川才俊,尽入吾彀

许昌新都,百废待兴。看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.Biquge77.Net

临时充作行宫的府邸内,曹操正与荀彧、张辽等人商议新城扩建与防务。

何太后递来的那份颍川士族拜帖名单,如同一份沉甸甸的人才清单,让他心中充满了期待。

“荀攸、钟繇、陈群……”曹操手指轻轻点着名单上的名字,眼中闪烁着精光,

“文若,这些都是你颍川的精华,国之栋梁啊。”

荀彧含笑点头:

“明公求贤若渴,名动四方。彼等前来,亦是欲一睹明公风采,共商国是。”

“好!”曹操抚掌,

“那便设宴!就在这三日后,于这临时府邸,举办招贤宴!”

“文若,此事由你全权操办,务必周全,我要让天下才俊,知我曹孟德之心!”

“彧,领命。”

三日转瞬即过。

是夜,临时府邸内灯火通明,虽不及洛阳宫阙奢华,却也布置得庄重典雅,彰显着新主人的气度与诚意。

颍川名士,济济一堂,宽袍博带,举止风雅,彼此寒暄,目光却不约而同地望向主位方向。

曹操身着常服,并未刻意彰显威仪,在荀彧的陪同下步入大厅。

他目光平和,扫过在场众人,将那些或好奇、或审视、或期待的面容一一记在心中。

“诸公,”曹操举杯,声音清朗,

“操不才,蒙太后、陛下信重,暂掌朝局。然天下板荡,非一人之力可挽。”

“今日设此薄宴,非为饮馔,实为求贤!望诸公不吝才学,畅所欲言,共议安邦定国之策!请!”

一番开场,坦诚而有力,瞬间拉近了与众人的距离。

众人举杯共饮,气氛逐渐热络。

酒过三巡,荀彧适时引荐:

“明公,此乃吾侄,荀攸,荀公达。”

一位年约三旬,面容清瘦,目光沉静内敛的文士起身行礼:

“荀攸见过曹公。”

曹操早已注意到这位历史上被称为“谋主”的奇才,笑道:

“公达之名,吾久闻矣。今见之,果有静水深流之象。”

“如今朝廷新迁,百事待举,公达以为,当务之急为何?”

荀攸不卑不亢,略一沉吟,道:“攸浅见,当务之急有三。”

“一在‘安民’,许昌新定,流民汇聚,当速行屯田之策,安定人心,积蓄粮草;”

“二在‘立制’,朝廷新立,需明确官制,简化流程,使政令通畅,如臂使指;”

“三在‘固本’,整训军马,巩固城防,外御强敌,内稳局势。”

“好!”曹操眼中露出赞赏之色,

“公达所言,深得我心!尤其是这‘立制’,简化流程,政令通畅,实乃要害!”

“以往在洛阳,一纸文书,层层报批,旬月不得回复,何等误事!”

他这话带着明显的现代管理思维,让在座不少习惯旧有流程的士子微微蹙眉,却让荀攸眼中闪过一丝异彩。

“明公明鉴。”荀攸点头,

“然简化流程,亦需章法,否则易生混乱。可设专人专责,明确时限,定期核查,方能效率与秩序兼得。”

“kpi考核的雏形这就来了?”曹操心中暗喜,面上却不动声色,

“公达此言大善!专人专责,定期核查,有功则赏,有过则罚,方能激励上下,各尽其责!”

这时,另一位气质儒雅,须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中年文士开口了,乃是闻名已久的书法大家、亦深通政事的钟繇:

“曹公,繇有一问。若行屯田,民力如何调配?赋税如何征收?若沿用旧制,恐官吏盘剥,民不堪命。”

曹操看向钟繇,知道这是考较他的具体施政能力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