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汉厅笔记:Excel卷穿大汉 > 第23章 抗税风波:老太太的“KPI”难题

天刚蒙蒙亮,平县县衙门口就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喊声,把风渡墨从睡梦中惊醒。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.BiquGe77.NeT

他披衣起身,快步走到门口,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,抱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粮袋,瘫坐在县衙的石阶上,一边拍着地面一边哭骂:“黑心的官府啊!这是要逼死我们老百姓啊!好好的粮食不让缴,非要换成银子,这不是明摆着抢钱吗!”

老太太身边围了不少看热闹的百姓,有几个穿着破烂的流民在一旁煽风点火:“张阿婆说得对!风大人就是想趁机捞钱,我们昨天去卖粮,粮商把价钱压得死死的,一石粮才给八钱银子,缴税却要一两,这不是让我们倒贴吗!”

风渡墨眉头一皱,瞬间就反应过来——这肯定是王粮商和县尉搞的鬼!张阿婆是平县出了名的独居老人,丈夫早逝,儿子在外地做铁匠,家里就她一个人,种着半亩薄田,日子过得紧巴巴的。她年纪大了,耳朵背,眼睛也花,最容易被人蛊惑。而那些流民,一看就是被收买过来起哄的。

【作者插话:家人们!这王粮商玩的是真阴啊!知道硬刚不过风渡墨,就挑最弱势的老人下手,煽动民意搞事情!这套路搁现代就是“恶意带节奏”,专门挑软柿子捏,简直没底线!】

县尉也“适时”地带着几个衙役赶了过来,他故意摆出一副威严的样子,大声呵斥:“大胆!竟敢在县衙门口聚众闹事,抗税不缴,是不是想坐牢!”

张阿婆被县尉的气势吓得一哆嗦,但还是梗着脖子喊道:“我不是抗税,我就是想缴粮!我这粮食是我辛辛苦苦种的,换成银子就不值钱了,我不换!”

“放肆!”县尉眼睛一瞪,对着衙役喊道,“把这抗税的老妇给我抓起来,押到集市上去示众,让大家看看抗税的下场!”

衙役们立刻上前,就要去拉张阿婆。风渡墨连忙上前拦住:“住手!县尉大人,张阿婆年纪大了,不懂折银的好处,咱们好好跟她解释就是,何必动粗?”

“风主事,你就是太仁慈了!”县尉甩开风渡墨的手,冷笑道,“这些人就是欠收拾,不立威他们是不会听话的!今天要是放过她,明天就会有更多人抗税,你的折银方案,还怎么推行?”

他这话看似在为折银方案着想,实则是想借题发挥,把事情闹大,让百姓觉得折银缴税是“苛政”,从而逼风渡墨放弃改革。周围的百姓也开始议论纷纷,有同情张阿婆的,也有害怕被牵连的,场面一度十分混乱。

风渡墨知道,现在不能和县尉硬刚,一旦激化矛盾,只会中了王粮商的圈套。他深吸一口气,走到张阿婆面前,蹲下身,轻声说道:“阿婆,您先别哭,我知道您是担心吃亏,我给您算笔明白账,好不好?”

张阿婆抽抽搭搭地抬起头,看着风渡墨,眼里满是疑惑和警惕:“你……你能算什么明白账?你们当官的,就知道欺负我们老百姓。”

“阿婆,您看。”风渡墨没有辩解,而是让人拿来昨天用的沙盘和木牌,放在张阿婆面前,“您家这半亩田,一年能收多少粮食?”

“能收两石多一点,除去自己吃的,也就剩一石粮能缴税。”张阿婆嘟囔着说。

风渡墨拿起一个黄漆粮囤木牌:“这是您要缴的一石粮。您要是自己扛去粮仓,路上要走二十多里路,您这么大年纪,肯定扛不动,得请人帮忙,是不是要花工钱?粮食在路上要是受潮、洒漏,是不是要亏损?到了粮仓,粮官要是说您的粮食成色不好,是不是要克扣?最后您可能不仅缴了粮,还得倒贴钱。”

他又拿起一个银蛇木牌:“但您要是折银缴税,一石粮现在能换一两白银,您把粮食卖给粮商,不用自己跑腿,不用花工钱,也不会有损耗,到手就是一两白银,刚好够缴税,剩下的粮食您还能自己吃,这不挺好的吗?”

为了让张阿婆更清楚,风渡墨还特意让人拿来一两碎银,放在她手里:“阿婆,您摸摸这银子,沉甸甸的,这可是实实在在的钱,您要是不想缴税,还能拿着它去买米、买面,比扛着粮食方便多了。”

张阿婆捏着手里的碎银,又看了看沙盘上的木牌,脸上的疑惑渐渐消散了。这时,里正也凑了过来,帮着解释:“阿婆,风大人说得对!我昨天已经算过了,折银缴税确实划算,我还编了个顺口溜,您记着:‘银蛇绕粮囤,少缴不亏本’!”

【作者插话:救命!这里正也太会了吧!一句话顺口溜直接把复杂的税收政策变洗脑神曲,搁现代就是顶级的传播文案!只能说,群众的智慧果然无穷,风渡墨这波是收获了神队友!】

风渡墨看着张阿婆还有些犹豫,又说道:“阿婆,您儿子不在家,您年纪大了,算不清账也正常。这样,以后您的税,我亲自来帮您算、帮您缴,您要是信不过粮商,我帮您联系靠谱的人换银子,保证您不吃亏,行不行?”

听到这话,张阿婆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,不过这次不是哭骂,而是感动:“风大人,原来是我糊涂了,错怪您了!您真是个好官啊!”她站起身,把怀里的粮袋递给风渡墨,“这粮食,我愿意换成银子缴税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