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从有了戴先生从中斡旋,果然最近无人上门找茬了,店里众人都安心了不少。看小说就来m.BiQugE77.NET
姜弘瑶仔细看过林厚颉送来的稿件,字里行间将店铺特色描摹得恰到好处,便答应让他刊登了。
不过数日,一篇题为《奇饮惊现申城》的报道便赫然出现在《申报》头版,铅字油墨间详尽勾勒出甜姜西饼店奶茶的独特风味 。
那琥珀色的茶汤裹挟着鲜奶的醇厚,舌尖轻触还有茉莉花香,更将各式糕点的精致之处也娓娓道来。
这篇报道在申城百姓间激起千层浪,短短几日,店门前便排起了蜿蜒的长队。
不少人更是从公共租界专程赶来,只为一品这 "奇饮" 与糕点的滋味,连冯家的司机时常也会来外带些蛋挞和奶茶。
后厨里,大姐正小心翼翼地将几份当日的报纸沿边缘剪下。
"这可得好好留着作纪念," 她眉眼间带着笑意,轻声对姜弘瑶说,"等清明烧几份给爹娘看看,也让他们放心。"
姜弘瑶这才想起,再过几日便是清明。
在申城开这家糕点铺子已经一个多月了,她和大姐盘过账,除去铺面租金、伙计月钱等,每月有一百五十多块大洋的盈余。
还有些卤牛肉的预订都没算进去。
她和大姐的工钱每月定在十五块大洋,也算在成本里面了。
"明日我带你去洋行开个户头," 姜弘瑶合上账本说道。
"把这几个月的工钱都存进去,往后按月结算。" 大姐连连说用不着,小妹读书也要花钱。
姜弘瑶却坚持要算清楚,大姐见她这样于是作罢,心里想着以后多给二妹小妹挑两件衣裳。
姜弘瑶又想起南市开了好几家花木行,便提议顺便去添置些盆栽,给铺子添些生气。
一旁帮忙打包糕点的表弟听闻,忙不迭地要跟着同去:"姐,你们三个女孩子出门不安全,我也要去,跟着照应才放心。"
草长莺飞,惠风和畅,正是踏青游玩的好时节。
姜弘瑶给春玲、冬妹放了带薪假,让她们也趁这好天气歇歇。
因着要跑洋行、花木行好几处地方,她特意嘱咐春玲:"问问你爹能不能帮忙找两辆黄包车,再加他自己那辆,一共三辆,咱们包一天,工钱一块大洋。只是车夫得随时跟着,回头买了花木也好帮忙搬回来。"
春玲很快回话,说她爹一早便会带着两个相熟的工友来铺子候着。
第二天一大早,姜弘瑶担心跑一天会饿,烤了三大块果酱面包,又灌了两葫芦蜂蜜水一起放进了竹篮。
一切收拾停当,何父已经带着工友等在门口,一行人便锁好铺门出发了。
姐妹仨最先抵达的是鑫丰银行,银行里铜包边的橡木柜台被擦得能照见人影。
办理大姐的开户手续时,小妹忽然踮着脚尖拽住柜台边缘,脆生生地嚷嚷着也要开个户头。
她最近在学校帮糕点铺子牵线搭桥,促成了不少生意,卖得最火的当属曲奇饼干和手指饼这类小点心。
每次姜弘瑶都会笑眯眯地给她结算提成,零零总总加起来已有好几块大洋,这些钱一直由大姐代为保管着。
“你开户头做什么?你年纪还太小,开不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