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我在大理寺当神探 > 第15章 挡不住我会“开门”的手

第七日清晨,天光未明,大理寺正堂前的铜锣已响三通。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.BiquGe77.NeT

百姓挤满了廊下,官差执棍维持秩序,议论声如潮水般起伏。

谁都知道,今日重审的“碧璃双凤簪案”,早已不是一桩简单的失窃案——而是寒门评事沈观,与当朝一品诰命王夫人之间的正面交锋。

堂上香炉青烟袅袅,照壁绘着獬豸怒目,象征公正断狱。

沈观立于阶下,一身九品青袍洗得发白,却挺直如松。

他不看两侧官员或怜悯或讥诮的目光,也不惧那高座之上珠翠环绕、气势逼人的王夫人。

她来了。

八人大轿落定,王夫人扶着丫鬟的手缓缓步入大堂,金丝绣鞋踏在青砖上,步步生威。

环佩叮当,眉眼含霜。

“沈评事。”她声音不高,却压住了满堂喧哗,“你一介寒门书生,无根无靠,竟敢屡次翻查旧案,污蔑侯府清誉?可知我夫君掌户部钱粮,一道奏本便可削你仕途,贬你回乡耕田?”

堂内一片寂静。

有人暗叹这年轻人终究太嫩,撞上铁板还不自知。

沈观却只是轻轻抬眸,目光平静如古井深水。

他没有答话。

只对身旁差役点了点头。

“呈物证。”

第一件,是装在琉璃匣中的焦黑香脚,旁附药试文书。

坐堂医正亲笔签押:确为“梦引散”残骸,燃之可使人神志清明而痛感全失,常用于秘审逼供。

第二件,是从排水沟淤泥中掘出的绣鞋残片,靛蓝绸面,银线滚边。

经宫造局老匠人比对,针法纹路独一无二,属宫婢定制用品,三年前共制十二双,仅配予东六宫近侍。

第三件,是一卷摊开的绢图——《人员动线叠合图》。

线条精细,时间轴清晰标注,以不同颜色标记春桃、替身、管家老周的行走轨迹。

最终交汇点赫然指向王夫人内室门槛之外。

图侧附注:老周靴底所沾泥土成分,与通往西别院小径完全一致;其入室时间较春桃“盗簪”记录早半个时辰。

满堂哗然。

王夫人脸色微变,指尖掐进掌心,强自镇定:“即便管家行事不当,又岂能证明凤簪未曾丢失?莫非沈评事还能让簪子自己走回来不成?”

沈观终于开口,声音不高,却字字如钉:

“因为簪子,从未离开过您的梳妆匣。”

他从袖中取出一把黄铜小钥匙,置于案上,发出清脆一响。

“这是从管家老周住处搜出的私配钥匙,能打开您内室的三层锁匣。您让人伪造失窃现场,只为除掉那个无意间发现传递密香流程的婢女春桃。而真正的赃物转移,并非盗窃——是送出。”

他顿了顿,目光直视王夫人骤然收缩的瞳孔。

“送给了一个不能暴露身份的人。一个怀了龙嗣的宫婢。”

话音未落,堂外马蹄急响。

一名都察院快骑飞身下马,闯入公堂,双手呈上一封火漆密函与一幅画像。

“宫城西侧偏门守卒记录:三日前子时,有宫婢持伪令出宫,身形臃肿,斗篷遮面。经辨认,正是东宫遗失半月的侍女柳莺!”

画像展开,女子眉眼依稀可辨,腹部隆起,眼神惊惶。

死寂。

王夫人猛地站起,脸色惨白如纸,嘴唇颤抖,忽然厉喝:

“来人!给我拿下这个狂徒!竟敢构陷朝廷命官家眷,罪该万死!”

话音未落,破风之声骤起!

东南角窗棂轰然炸裂,五道黑影如夜鸦扑入,刀光似雪,直取沈观咽喉——为首者黑巾覆面,动作迅疾如鬼魅,手中短刃划出一道冷电。

是冯十三。

沈观神色未动。

早在三日前推演中,他便已通过【行为链预判】模拟出对方可能的突袭路径:破窗、斜切入场、主杀证人、制造混乱、借乱脱身。

此刻,他身形微侧,左脚后撤半步,右手猛然扬袖——

铁砂混合火磷粉末洒向头顶灯火。

“轰”地一声轻爆,火光骤闪即灭,浓烟腾起,弥漫大堂。

埋伏已久的差役从两侧屏风后冲出,长绳甩出,网索齐下。

刺客尚未反应,已被团团围住。

唯有冯十三跃起欲逃,却被绊马索勾足,重重摔落,面具脱落,露出一张冷峻如石的脸。

他被按在地上,双目仍死死盯着沈观,仿佛要将此人刻入骨髓。

沈观缓步上前,俯视着他,语气平淡:

“你练这套匕首手法,每日寅时三刻开始,风雨无阻。右腕发力习惯性偏外,是因为幼年骨折未正。你不是普通暗卫……你是王府‘影阁’出身。”

冯十三瞳孔一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