牧野之战的捷报传遍天下时,朝歌城的上空正飘着初秋的细雨。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.BiquGe77.NeT雨丝落在斑驳的宫墙上,冲刷着曾经象征商纣暴政的痕迹,也为这座刚刚经历战火的城市,带来了一丝宁静。姜子牙与姬昌率领西岐官员走进朝歌王宫时,胶鬲等内应官员已率领百姓在宫门外等候,他们手中捧着刚收获的粟米与布匹,脸上满是对新生活的期盼。
“西伯侯、姜先生,朝歌百姓盼星星盼月亮,终于盼来了仁政的曙光!” 胶鬲快步上前,将手中的粟米递到姬昌面前,“这是咱们用西岐改良农具种植的新粟米,颗粒饱满,比往年的产量提升了三成。往后有您二位在,朝歌百姓再也不用怕饿肚子了!”
姬昌接过粟米,放在手心仔细端详,眼中满是感慨:“百姓安居乐业,便是天下最大的幸事。胶鬲大夫,你与其他官员为推翻暴政立下大功,西岐定不会亏待你们。接下来,还需你们协助重建朝歌秩序,让百姓尽快恢复生产生活。”
姜子牙环顾四周,发现王宫内外虽有战后的痕迹,却并无混乱景象 —— 内应官员早已组织百姓清理战场、修补房屋,甚至在王宫广场上搭建了临时的 “救济棚”,为无家可归的百姓提供食物与住处。他满意地点点头,对胶鬲说道:“胶鬲大夫,你先统计朝歌城内的人口、粮草与房屋情况,明日咱们召开‘朝歌治理大会’,敲定具体的重建方案。另外,派专人看守鹿台,里面的财宝与粮草暂时封存,待天下诸侯大会召开后,再统一分配,用于各地的重建与农耕推广。”
胶鬲领命而去,其他内应官员也纷纷行动起来。姜子牙与姬昌走进王宫大殿,殿内的宝座已被暂时移至一侧,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巨大的木桌,上面摆放着朝歌城的地图与各类文书。姬发、芮良夫、姜嫄与南宫将军等人早已等候在此,看到姜子牙与姬昌进来,纷纷起身行礼。
“先生,叔父,” 姬发率先开口,将一份文书递过来,“这是牧野之战的伤亡与俘虏统计 —— 西岐军与诸侯联军共伤亡五百余人,朝歌军伤亡三千余人,俘虏五千余人。咱们已将俘虏集中关押在朝歌城外的营地,其中大部分是被强行征召的百姓,不少人表示愿意加入反纣联盟,或回家务农。”
姜子牙接过文书,仔细翻阅后说道:“被俘的百姓若愿回家,便发放足够的粮食与种子,让他们尽快恢复农耕;若愿加入联盟,需先进行三个月的训练,再分配到各支部队。另外,阵亡士兵的家属要给予优厚的抚恤 —— 西岐士兵的家属发放五十石粮食与十匹布,诸侯联军士兵的家属按各自诸侯国的标准发放,费用由西岐暂时垫付,待天下诸侯大会后再统一结算。”
南宫将军上前一步,补充道:“先生,商纣逃亡时带走了五百余名亲信,其中包括费仲与尤浑。咱们已派斥候沿商纣可能逃亡的路线追击,目前得知他们向朝歌以北的‘太行山区’逃去。那里地形复杂,易守难攻,且有不少商纣之前分封的‘方国’,恐会收留商纣。”
姜子牙眉头微皱,激活 “谋略推演”,虚拟面板上立即显示出太行山区的地形与方国分布 —— 太行山区共有五个方国,分别是 “黎国”“邶国”“墉国”“卫辉国” 与 “共国”,其中黎国与邶国的国君是商纣的亲信,曾多次参与镇压百姓起义。推演结果显示,商纣逃往黎国的概率高达 70%,且有 80% 的可能会联合黎国、邶国的兵力,伺机反扑。
“看来商纣并未放弃复仇之心。” 姜子牙关闭面板,对南宫将军说道,“你派两千精锐士兵,由石厚率领,前往太行山区周边驻守,密切监视黎国与邶国的动向。若发现商纣的踪迹,先不要贸然进攻,立即传回消息,咱们再制定应对策略。另外,让阿禾安排情报员潜入太行山区,收集商纣与方国的联络情况,务必摸清他们的动向与兵力。”
南宫将军领命而去。姜子牙转身对姬昌说道:“西伯侯,商纣虽逃亡,但太行山区的方国仍是隐患。咱们需尽快召开天下诸侯大会,凝聚诸侯力量,一方面推广仁政与农耕,另一方面加强对残余势力的防范,防止商纣卷土重来。”
姬昌点头赞同:“先生说得是。明日咱们先召开朝歌治理大会,敲定重建方案,再派使者前往各路诸侯处,通知他们一个月后在朝歌召开天下诸侯大会。”
次日清晨,“朝歌治理大会” 在王宫大殿召开,朝歌的内应官员、西岐的核心官员与部分诸侯代表齐聚一堂。会上,姜子牙提出 “三步治理方案”:第一步,“安抚民生”—— 未来一个月内,为朝歌百姓发放粮食与种子,修复受损的房屋与水渠,恢复农耕生产;第二步,“整顿吏治”—— 选拔贤能的官员担任朝歌各级官职,废除商纣时期的苛捐杂税与严刑峻法,推行西岐的律法与政策;第三步,“推广新政”—— 在朝歌开设 “农耕学堂” 与 “律法学堂”,由西岐学宫的学子任教,向百姓传授农耕技术与律法知识,为后续在天下推广新政积累经验。
方案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,胶鬲主动请缨负责 “安抚民生”,芮良夫负责 “整顿吏治”,姜嫄则负责 “推广新政”。大会结束后,各项工作立即展开 —— 农耕学堂与律法学堂很快在朝歌城内开课,学子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百姓讲解知识,不少百姓课后还围着学子们提问,场面十分热闹;修复房屋与水渠的工匠们也干劲十足,百姓们纷纷主动帮忙,原本预计一个月完成的修复工作,不到二十天便已基本完成。
与此同时,前往各路诸侯处的使者也陆续传回消息 —— 除了已加入反纣联盟的诸侯,还有十几个小诸侯主动提出加入,甚至连之前保持中立的 “齐国”“鲁国” 也派使者前来,表示愿意参加天下诸侯大会,支持西岐推行仁政。
然而,就在朝歌重建有条不紊推进、天下诸侯大会即将召开之时,太行山区传来了令人担忧的消息 —— 石厚率领的士兵在黎国边境发现了商纣的踪迹,且黎国与邶国正在秘密集结兵力,黎国国君还派人前往其他三个方国,试图联合他们共同对抗西岐。更令人警惕的是,阿禾的情报员传回消息,商纣已派人前往东夷,联络尚未投降的叛军残余势力,承诺 “若能击败西岐,便将东夷的三座城池分封给叛军首领”。
“商纣这是想联合太行方国与东夷叛军,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咱们。” 姜子牙看着情报员传回的密信,脸色变得凝重,“太行山区地形复杂,方国兵力虽不强,却熟悉地形,若他们发动袭扰,会严重影响天下诸侯大会的召开;东夷叛军虽已元气大伤,但仍有两千余人,若与方国联手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姬昌坐在一旁,眉头紧锁:“先生,天下诸侯大会还有十日便要召开,此时若分兵应对太行方国与东夷叛军,恐会分散兵力,让商纣有机可乘。咱们该如何应对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