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重生姜子牙:开局封神系统 > 第 9 章:东夷传战报,西岐固根基

车队驶离朝歌地界,沿着黄河西岸向北行进,越靠近西岐,空气中的烟火气便越浓厚 —— 沿途村落的田埂上,农夫们正用改良农具深耕土地,田边的水渠里水流潺潺;村落间的官道上,商人们赶着驮满货物的马车,其中不少是运往西岐都城的渭水银鱼干与粮食,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。看小说就到WwW.BiQuGe77.NEt

姬昌掀开车帘,看着窗外的景象,眼中满是欣慰:“先生你看,不过短短数月,西岐的变化竟如此之大。若不是亲身体验,真不敢相信新政能有这般成效。”

姜子牙顺着姬昌的目光望去,通过 “民心图谱” 看到沿途村落的百姓满意度均在 90% 以上,信任度更是高达 95%,心中也颇为感慨:“这并非在下一人之功,而是侯推行仁政、百官齐心协力、百姓积极配合的结果。不过,当前的繁荣只是初步的,东夷战事未平,崇国虎视眈眈,朝歌的威胁也未彻底消除,咱们还需继续巩固根基,才能应对未来的挑战。”

话音刚落,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,一名骑士身着西岐驿站的制服,手持红色信旗,朝着车队疾驰而来。骑士在马车旁翻身下马,单膝跪地,高声说道:“启禀西伯侯、姜先生,东夷前线传来紧急战报,南宫将军派人快马送回,请您过目!”

姬昌心中一紧,连忙让骑士呈上战报。战报用竹简书写,字迹潦草却清晰,上面详细记载了南宫适率领三千西岐士兵抵达东夷后的战况:

“西岐军于三日前抵达东夷重镇蒙城,与朝歌守军汇合。东夷叛军主力约五千人,盘踞在蒙城以东的历山,凭借山势构筑防御工事,多次突袭蒙城粮道。昨日,末将率西岐军与朝歌军一同出击,西岐军凭借改良武器与‘农兵合一’训练出的默契,率先攻破叛军左翼防线,斩杀叛军三百余人,缴获粮草两千石。然朝歌军指挥混乱,士兵士气低落,在叛军右翼反击时擅自撤退,导致西岐军侧翼暴露,被迫回撤。当前蒙城仍被叛军包围,粮道时断时续,急需西岐支援。”

姬昌看完战报,眉头紧锁:“朝歌军竟如此不堪!南宫将军率领的三千士兵本就兵力有限,如今被朝歌军拖累,陷入困境,这可如何是好?”

姜子牙接过战报,仔细研读后,激活 “谋略推演”,模拟后续应对方案:“系统,分析东夷战场局势,模拟‘派兵支援’‘外交斡旋’‘情报干扰’三种方案的可行性与风险。”

淡蓝色面板迅速展开,推演结果清晰呈现:

方案一:派兵支援

具体措施:从西岐边境调派两千步兵,由召公奭率领,携带充足粮草与青铜武器,前往东夷支援南宫适;

优势:可快速缓解蒙城压力,巩固西岐军在东夷的话语权,提升西岐在诸侯中的威望;

风险:西岐边境兵力空虚,崇国可能趁机突袭,农耕试点地区缺乏兵力保护;

推演结论:需先加强边境防御,与芮国、虞国达成 “边境联防协议”,再派兵支援,风险可控。

方案二:外交斡旋

具体措施:派使者前往朝歌,指责朝歌军作战不力,要求商纣更换东夷战场指挥官,同时协调朝歌与西岐军的指挥权;

优势:无需西岐额外派兵,避免边境风险;

风险:商纣可能拒绝更换指挥官,甚至借机指责西岐军 “不听调遣”,加剧矛盾;

推演结论:可作为辅助方案,与 “派兵支援” 同步进行,增加成功概率。

方案三:情报干扰

具体措施:让东夷地区的情报员收集叛军内部矛盾(如部落首领争夺权力、粮草分配不均),散布 “朝歌援军即将抵达” 的假消息,瓦解叛军士气;

优势:成本低,可配合军事行动发挥更大效果;

风险:情报员可能暴露,影响后续情报网络运作;

推演结论:作为核心辅助手段,需提前做好情报员撤离预案。

姜子牙关闭面板,对姬昌说道:“侯不必担忧。东夷战场虽陷入困境,但也并非无计可施。在下建议采取‘三线并进’策略:一是让召公少傅从边境调派两千士兵,携带青铜武器支援南宫将军,同时与芮国、虞国签订‘边境联防协议’,防止崇国偷袭;二是派使者前往朝歌,要求商纣更换东夷指挥官,若商纣拒绝,便借此向其他诸侯揭露朝歌的无能,争取舆论支持;三是让东夷情报员散布假消息,干扰叛军判断,为军事行动创造有利条件。”

姬昌点头赞同:“先生此计周全!只是派往朝歌的使者,需选一位能言善辩、沉稳可靠之人,不知先生可有推荐?”

“上大夫散宜生(此前随行散宜生之兄)可担此任。” 姜子牙说道,“散大夫熟悉朝歌宫廷规则,且与费仲有过交集,可利用之前赠送的青铜鼎作为‘敲门砖’,争取与商纣面谈的机会。同时,散大夫为人沉稳,即便商纣发怒,也能从容应对,不会激化矛盾。”

当即,姬昌让人快马返回西岐,传令召公奭筹备援军、散宜生准备出使朝歌,同时通知阿禾协调东夷情报员执行 “情报干扰” 任务。

车队继续向西岐行进,三日后终于抵达都城。闳夭、召公奭等百官早已在城门等候,看到姬昌与姜子牙平安归来,纷纷上前迎接,脸上的担忧转为喜悦。

“西伯侯、先生一路辛苦!” 闳夭拱手行礼,“西岐上下这几日都在期盼您二位平安归来,如今终于如愿,真是太好了!”

“多亏先生谋划,本侯才能顺利返回。” 姬昌笑着说道,“眼下东夷战事紧急,咱们先回王宫,商议支援事宜。”

王宫大殿内,百官齐聚。召公奭率先汇报援军筹备情况:“启禀西伯侯、先生,边境可调派的两千步兵已集结完毕,均配备改良铁剑与部分青铜剑,粮草也已准备妥当,只需侯下令,便可即刻出发。另外,芮国与虞国已同意签订‘边境联防协议’,两国各派兵一千,驻守西岐边境,共同防范崇国。”

散宜生则汇报出使准备:“臣已备好礼物,除了之前承诺的特产,还特意准备了一幅西岐画师绘制的‘渭水春耕图’,赠予商纣,以表西岐‘安分守己’之意。臣计划明日启程,预计五日内可抵达朝歌。”

阿禾也通过情报员传来消息:“东夷情报员已开始散布假消息,称朝歌已从南方调派五千援军,三日后便会抵达蒙城,叛军内部已出现动摇,部分部落首领开始主张议和。”

姜子牙听完汇报,说道:“各部门准备充分,接下来需重点关注三个节点:一是召公少傅率军抵达蒙城的时间,需与南宫将军提前联络,避免出现指挥混乱;二是散大夫在朝歌的谈判进展,若商纣拒绝更换指挥官,需及时传回消息,咱们再调整策略;三是东夷情报员的安全,待假消息产生效果后,立即安排他们撤离,避免被叛军发现。”

“先生所言极是。” 姬昌说道,“召公少傅,你率军支援时,需听从南宫将军的指挥,不可擅自行动;散大夫,你在朝歌若遇危险,可通过情报员联系先生,咱们会想办法接应你;阿禾,情报员的安全至关重要,务必做好撤离预案。”

“臣遵令!” 三人齐声应道。

次日清晨,召公奭率领两千援军向西进发,散宜生也带着随从出使朝歌。姜子牙则留在西岐,推进两项核心工作:一是加速青铜武器研发,二是扩大农耕试点范围。

他首先来到张铁匠的锻造工坊。工坊内炉火熊熊,十几名铁匠学徒正围着张铁匠学习青铜武器锻造技艺,地上摆放着数十柄刚打造完成的青铜剑,剑刃泛着冷冽的光泽,比朝歌送来的青铜剑更为锋利、耐用。

“先生来了!” 张铁匠看到姜子牙,连忙放下手中的铁锤,上前迎接,“您之前提出的‘青铜配比改良方案’效果显著,如今打造的青铜剑,硬度比之前提升了三成,锋利度也提升了两成,就是铜矿供应有些紧张,目前的储备只够再打造两百柄青铜剑。”

姜子牙走到青铜剑旁,拿起一柄仔细查看,剑刃平整,剑柄打磨光滑,确实比之前的武器有了质的提升。“铜矿供应问题,在下已有安排。” 他说道,“阿禾已让情报员探查周边诸侯的铜矿分布,昨日传来消息,芮国南部有一座小型铜矿,芮国因缺乏锻造技术,铜矿一直未被充分开采。咱们可与芮国签订‘技术换资源’协议,派铁匠学徒前往芮国传授锻造技艺,换取铜矿开采权,这样既能解决铜矿短缺问题,又能加深与芮国的合作。”

“太好了!” 张铁匠兴奋地说道,“有了充足的铜矿,咱们每月可打造五百柄青铜剑,不出半年,西岐士兵便能全部配备青铜武器!”

姜子牙点头说道:“不仅如此,咱们还需研发青铜铠甲与青铜弩箭。青铜铠甲可提升士兵的防御能力,青铜弩箭射程远、杀伤力大,在战场上能占据更大优势。你可先组建一个专项研发小组,专注于青铜铠甲与弩箭的研发,所需物资,可直接向闳夭太宰申请。”

“臣遵令!” 张铁匠连忙应下,眼中满是干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