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永乐年间
永乐朝的宫殿中,天幕上的内容缓缓流转。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.BiquGe77.NeT
朱棣站在阶前,最终只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。
他转向身旁始终沉默的姚广孝,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和无奈。
“朕这些年来,费尽心思去改去写......就是想让天下人觉得,这皇位我坐得正当,我这一脉来得不容易。”
朱棣他苦笑着摇头。
“结果呢?现在倒好,改得越多,越像自己打自己的脸。天下人一看,这不全是编的吗?”
姚广孝合十不语,目光沉静。朱棣越说越激动,忽然抬手扶住额头。
“少师,你说朕现在该怎么办?难道再下一道旨,说之前实录里写的都不作数?”
“那朕不成天下最大的笑话了吗?朝廷威严又何在?”
姚广孝缓缓抬眼,声音平和却清晰。
“陛下,史书如镜,照见的从来不只是一个人的脸。您改写得了字句,却改不了人心所见。既已如此,不如静观其变。”
朱棣向前踱了两步,袖中手指微微攥紧,又缓缓松开。“静观其变吗?罢了罢了,就这样吧。”
“........”
“可既然已走到这一步,朕就更不能退了。靖难起兵、迁都北平、五征漠北、修撰大典,朕要做的事,还没有做完。”
朱棣望向殿外辽阔的天空,声音沉凝如铁:
“正如后世子孙说的那样,朕不要做什么完人圣主,朕要做的是永乐大帝!”
“就算天下人都不耻于朕又如何,他们也要给朕留三分敬意!”
姚广孝终于缓缓合十,轻声道:“陛下既已有决断,又何须贫僧多言。”
姚广孝其实还有一句安慰没有说,那就是尽管有着这些污点,仍然有后世子孙愿意尊称朱棣一声永乐大帝。
这意味着什么,不言而喻。
但他没有说出来,因为他知道朱棣需要一个能让他做的更好的动力,而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动力。
当然,对他也是......
正如,李世民想要洗刷玄武门之变,渴求证明自己一般。虽然,这在其中不一定占了多少份量,但总归还是占了点的。
(评论:“不知道是那本书里写的了,我就记得,朱棣对朱允炆的抹黑了,那个更离谱,
朱棣说朱允炆不仅不孝,而且他居然还荒淫到连母羊和母猪都要那啥,我真的是服了,这编的也大离谱了。
你说朱棣改史就改史吧,但好歹编的真实点呐,这东西,当时的老百姓一看也都能知道是假的嘛。”)
(“其实就朱允炆做的那档子事都不用黑,逼死最老实的叔叔就够挨骂的了。”)
村口老槐树下,几个刚忙完农活的汉子正靠着树根歇脚,农户老陈正仰头喝着水袋里的凉水,猛地呛住,水喷了一地。
“咳咳咳,这永乐大帝是咋想出来的,和母猪,母羊这口味也太重了吧?!哈哈哈哈!”
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好奇地插嘴。“三叔公,那您说,这玩意写上去,当时的老百姓们真的信了吗?”
“信?我当然信啊,不过心里咋想的,那可就不一定喽!”
另一个黑壮农户咧嘴憨笑,总结道。
“管他呢!反正这瓜是吃得够饱,比戏台子上唱的还精彩,又是画丑像,又是和母猪那啥的,今天这地没白浇,值了!”
角落里一个一直没说话的老李头幽幽地来了一句。
“你们说,那建文帝要是真在天有灵,听到他四叔这么编排他,会不会气得从坟里爬出来找他算账啊?”
“那不是,正合了那永乐大帝的意思吗。”,那个先前讲话的小伙子,下意识的开口道。
众人先是一愣,随即爆发出大笑声,村口老槐树下充满了快活的空气。
刘昱和刘子业:不对,这是冲我们来的?!!
(评论:我比较想知道,朱棣整了这么多抽象活,他下去怎么见朱元璋啊?!”)
天幕之下,各时空的人们看到这个问题,都不禁会心一笑,而洪武时期的现场,则给出了一个“现世报”的答案。
大明洪武年间,后院中。
朱棣根本不用等下去再见,他现在就被混合双打,结结实实地“见”了一顿他爹的雷霆之怒。
所幸,这期天幕视频总算播完了。朱元璋、朱标也都打累了,正坐在石凳上歇着呢。
朱棣虽然哭丧着脸,模样狼狈,但还好他常年行军打仗,皮糙肉厚,身子骨梆硬!
被父兄长混合“教育”了这半天,其实都是些皮外伤,不碍事的。
“父皇,母后,大哥,是儿臣错了!我未来不干人事儿,不当人子,瞧把您们这给气的,那个‘永乐大帝’是真该死啊!”
他眼见朱元璋气息渐平,生怕他们歇够了又想起要继续“教育”,赶紧挤出笑容,积极主动认错讨好:
马皇后在一旁看着终究是心疼儿子,劝解道:
“好了好了,毕竟都是自家骨肉,打也打过了,骂也骂过了,差不多就行了。”
朱元璋冷哼一声,瞥了朱棣一眼:“你小子一肚子花花肠子,别以为咱不知道你搁这儿装乖!”
朱标虽未开口,但那神情显然是默许了父皇的态度。
方才那一顿发泄,既打累了,也差不多出了心头那股恶气。
再加上朱棣此刻认错态度还算端正,他们也就顺台阶而下,不再深究。说到底毕竟是亲儿子、亲弟弟。
见父,兄似乎都原谅自己了,朱棣心里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.......这道难关,可算是暂时过去了!
永乐大帝,你真该死啊,好处是你的,鞭子是我的!!
(评论:所以同为非正常上位的太宗,我个人还是对李二观感更好,人家李二至少大方的承认自己弑兄杀弟,
朱老四还整个洪武三十五年出来,相比而言,属实过于小气了。”)
(评论:“可能是李世民开启了玄武门继承的先例,后世的朱棣一看,害怕明代以后也这样,于是只能不要脸的改写史书。”)
(“应该也能算是一个原因吧,不过没什么用,民间都知道,毕竟史书又不可能只有正史。”)
(追评:“李建成单纯能力不如李二,朱棣这就有点不厚道了,朱标对自己的弟弟都挺好的。
朱棣当皇帝肯定比朱允炆强,但是他篡位这个成心魔了,天天想着法子合法化。”)
唐太宗李世民原本看戏的笑容瞬间僵在脸上。
“咳咳......等等?怎么又扯到朕的头上来了?!”
他一脸无辜又尴尬,没想到吃瓜又吃到自己头上。
“朕那是迫不得已的,况且,朕可没让人把建成兄写成喜欢母羊的人啊。”
房玄龄,杜如晦在一旁努力安抚低声提醒。
“陛下息怒,后世之人只是喜欢开玩笑而且......”
“.............”
寻人启事
大哥早逝,侄儿年少,我带几个朋友从北京去南京看望侄儿,
我这侄儿自幼爱玩火,所以在父亲离开时要玩火平复一下心情,但其控制力差,无法控制,又怕被我教训,所以一场大火,侄儿失踪,
二哥三哥早逝,父母去世,其余兄弟们难堪大任,加之父亲所托,只好无奈承担起家里重担,
但因早年我与大哥关系甚好,因此对侄儿甚是思念,希望好心人能找到我侄儿,我不胜感激,
若侄儿看见,早日回来担起家业,爱你的四叔[比心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