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林天默默的给视频点了个赞,
“朱棣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、气势恢宏,其文治武功与雄才大略,实在令人肃然起敬。看小说就到WwW.BiQuGe77.NEt"
“这视频做的也是真不错呀,这个独白代入感太强了,不敢说文治,但是肯定武功,永乐大帝......”
楚林天看完了这个视频,一时之间居然有些伤感。他伸手点开了评论区。
(评论:)
(“有明一朝,不称臣,不纳贡,不和亲。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,有骨气的大明王朝。就问还有谁!”)
(追评:“那后面的那位,‘叫门天子’怎么算?”)
(追评:“算老朱家倒霉?算对大明的一次考验[捂脸思考]。”)
(追评:“哎呀,你们不要这里提他嘛。一颗老鼠屎,坏了一锅粥。我就不明白了,为什么这么硬的大明朝,会出现一个这么软的皇帝。”)
大明洪武年间
“不称臣,不纳贡,不和亲。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,说的太好了,咱的大明朝就该是这样的。”
朱元璋看着这句话,感觉浑身舒坦。这后世之人的夸赞,听着就是舒服。
叫门天子~~叫门天子~~
朱元璋:嗯???咱就是......啊!!!
朱元璋一个箭步冲上前,接一个飞踢。直接一脚把朱棣踹飞。随后欺身而上,朝着朱棣的屁股就是一顿拳脚如雨。
“爹,您这是做什么?!”
“咱干什么?!你看看你的那个后辈!叫门天子!!你是怎么教育后辈的?!”
“咱大明的脸都让他给丢尽了!你看看他干的都是些什么混账事啊!叫门!咱让你叫门!!”
“你还咱那个硬气的大明朝!!!”
“啪啪啪......”
“爹啊!这......这怎能全怪儿臣啊!”朱棣哭诉道。
“儿臣肯定会好好教导儿孙的。但这后世子孙不听话,儿臣能怎么办呢。”
朱标也是连忙上去劝慰,
“父皇息怒,儿臣觉得这件事确实不能怪四弟,四弟肯定会把儿孙教育好的。”
“然子孙繁衍,代代更迭,后世子孙不肖,四弟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。”
“是啊,重八,这事不能怪老四。赶紧把老四放开,成何体统。”马皇后紧随其后。
朱元璋把朱棣放开后,用手指着天幕上的“叫门天子”。
“你不要让咱知道你是谁。你也不要来地底下见咱,咱丢不起这个脸。”
“要是你敢来,看咱抽不抽的死你?!”
大汉刘邦挠了挠头,这多少有点尴尬啊。
“乃公刚刚还在夸你大明呢,结果你大明不仅有之前那个蠢货,还有一个叫门天子。这一听就知道不是个好东西。”
“啧啧啧,叫门天子......,这后世之人的嘴巴还挺毒的嘛。”
大明永乐年间,
朱棣看着这句话,手中崭新的茶杯又飞了出去。
“这又是谁干的?!叫门天子?!我大明怎么会有你这个懦夫!!你这个小兔崽子,反了天了!!”
一旁的朱高炽还没等朱棣看过来,就直接开口道:
“父皇,儿臣是绝对不可能做这种事情的!儿臣虽然宽厚,但也是个有骨气的人。”
朱瞻基也是有样学样,连忙回应。
“皇爷爷,你是知道孙子的,孙子可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。孙子是绝对不会去做那个叫门天子的!!”
朱棣转头看了朱高炽一眼,
“老大,回头你给咱烧香的时候,多烧几条马鞭下来。老子要让这个小兔崽子好好尝尝咸淡!!”
“哦,对了!还有一个改我庙号的!”
这两个玩意一个比一个逆天。前面一个直接改了他的庙号,变成了明成祖。
这后面一个呢,叫门天子?!气的他脑子疼。
(“ 朱棣可是唯一一个封狼居胥的皇帝御驾亲征打的最远的汉人皇帝[点赞]”)
(“ 朱棣总怕后世说他得位不正,结果后人对他的评价很高的。”
(“开疆扩土的皇帝,一般评价都不低的。”)
(“能称大帝的没几个,洪武大帝,永乐大帝,明朝一下出了俩。就是他们的后代真对不起他们。”)
大明永乐年间
朱棣看着这些话,感动的眼眶泛红,他仰起头,努力不让泪水落下。
“朕一生南征北战,开疆拓土,就怕后人说朕得位不正,如今看来,朕的努力没有白费。”他喃喃自语,眼神中满是欣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