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权力之巅:从中央选调生开始 > 第65章 破除行政壁垒

“哦?”陈捷故作疑惑。看最快更新小说来M.BiQuge77.Net

“你想想,这个所谓的工业服务公司,它到底归谁管?是归国资委,还是归财政局?它的税收,是算在老城区,还是算在新城区?产值又该如何统计?”

胡瑞平提的问题,不是在纠结工业服务公司归谁管的问题,而是在跟陈捷探讨一件事——行政体制中存在部门壁垒,条块分割的弊端。

“一个新事物的出现,必然会挑战原有利益格局和管理模式,各个部门,都会本能地,从自己的权责范围和利益角度出发,去争夺,或者去抵制,最终结果,往往就是议而不决,好事变坏事。”胡瑞平语气带着一丝无奈和疲惫。

陈捷静静地听着。

胡瑞平说的,是实干派官员在多年工作中,最深切的痛。

“胡市长,您说得没错,部门壁垒,确实是推行改革的拦路虎。”陈捷点了点头,又道,

“但是,我们华国体制,最大优势,也恰恰在于,我们拥有一个可以超越所有部门利益的、强有力的最终协调者。”

胡瑞平当然知道陈捷指的是什么。

但他想听听这个年轻人,能说出什么不一样的见解。

“党的领导。”陈捷平静地吐出四个字。

胡瑞平表情没有太大变化,静待下文。

“胡市长,我相信您比我更清楚,在体制内,要办成一件真正有突破性的事,光靠行政命令或者部门协调,是远远不够的。”

“常规协调机制,在巨大部门利益和惯性面前,往往会失灵。”

胡瑞平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。

陈捷继续道:

“所以要推动这个工业服务公司模式,就绝不能把它当成一个简单经济项目,去交给某一个政府部门主抓,而是必须将其上升到市委‘一把手工程’的高度。”

“由市委书记亲自挂帅,成立一个超越所有部门的‘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领导小组’,由既懂工业、又有魄力的市领导,担任常务副组长,具体负责日常工作,这等于是在项目头上,悬了一把尚方宝剑,拥有了最高决策权和协调权。”

胡瑞平笑了起来。

这个思路,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,但陈捷接下来的话,却让他真正感到了惊艳。

“但这还不够,”陈捷继续道,“领导小组解决了决策层面问题,但执行层面,依然会遇到中层干部的软抵抗。”

“真正的关键,是在领导小组下面,成立一个临时的、实体化运作的‘项目联合党支部’。”

“项目联合党支部?”胡瑞平兴趣被彻底勾了起来。

“是的。”陈捷声音沉稳有力,“从国资、科技、人社、财政等所有相关部门,抽调最精干的党员骨干,组成这个联合党支部。”

“在这个支部里,他们的第一身份,不再是某某局的处长或科长,而是项目组成员,他们的组织关系、绩效考核、甚至未来提拔任用,都与这个项目成败直接挂钩。”

“这样一来,就从根本上,打破了原有部门立场和利益捆绑,将他们的个人前途,与改革成败紧紧绑在了一起。”

“他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,就会从‘我这个部门能得到什么’,转变为‘我们这个项目该如何成功’。”

“这就是用党建统领来破解行政分割,用组织优势来重塑执行力,用政治纪律来保障改革落地,如此一来,上层决心才能真正毫无阻碍地,贯彻到最基层。”

当陈捷说完这番话,胡瑞平久久没有言语。

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,眼神中充满了复杂情绪。

有欣赏,有惊叹,但更多是一种找到知己的共鸣。

他自己也曾想过,要用党管干部的原则来推动工作,但没有陈捷想得那么深切,通过“项目党支部”组织形式,来创造性地解决执行层面的难题。

“说得好啊……”胡瑞平由衷地赞叹道,“用项目党支部来重构组织形态,用一把手工程来赋予最高权限,这就不是协调,而是命令了,你这个思路,把我们体制的根本优势,用到了刀刃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