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权力之巅:从中央选调生开始 > 第53章 我们国家的未来,就靠你们了

魏振国脸上的笑意收敛了几分,他指了指桌上那份报告,单刀直入地问道:

“这份报告,是你写的?”

陈捷坦然道:

“报告是在林处长指导下,由我主笔完成的。看小说就到WwW.BiQuGe77.NEt”

他没有推诿,因为在魏老这样的人面前,任何虚伪和客套都是多余的。

是就是,不是就不是。

“好,有担当。”魏振国点了点头,随即抛出了第一个问题,尖锐而现实,“你在报告里提的‘按病种付费’,想法很好,但你想过没有,华国这么大,地区差异这么悬殊,一个病种,在京城三甲医院的治疗成本,和在西部一个县医院的治疗成本,能一样吗?”

“如果制定不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支付标准,那你的这个DRGS,不就成了一句空话?甚至会逼着基层医院,为了控制成本,偷工减料,推诿重症病人!”

这个问题直指要害,是DRGS推行过程中最核心的难题。

林南东的心,瞬间提到了嗓子眼。

陈捷却似乎早有准备,沉稳地回答道:

“魏老,您提出的这个问题,确实是DRGS能否成功的关键,我个人认为,支付标准的制定,不能搞一刀切,而应该实行‘分级分类,动态调整’的原则。”

“分级分类,是指要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、不同级别医院的功能定位,来制定差异化的支付标准。”

“比如,可以先在全国选取若干个地级市作为试点,由国家医保局制定一个基础支付标准,然后允许各试点城市,根据本地实际情况,上下浮动一定比例。”

“动态调整,则是指这个支付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,而是要建立一个动态调整机制,每年,根据医疗技术的发展、物价水平的变化、以及实际运行的数据,对支付标准进行一次科学评估和调整,确保它既能有效控制费用,又能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。”

这番回答条理清晰,逻辑严密,充满了可操作性。

魏振国眼神中的审视,渐渐多了一丝赞许。

他没有停顿,立刻抛出了第二个问题:

“你提的药品‘集中采购,以量换价’,出发点是好的,为了挤掉药价的虚高水分。”

“但你想过没有,如果价格压得太狠,药企没有了合理利润空间,他们还会不会有动力去研发新药?”

“会不会为了降低成本,在原材料上以次充好?最终导致市场上,好药、新药越来越少,便宜劣药大行其道,这不更是害了老百姓吗?”

这又是一个两难困境,也是未来药品集采中,反复被争论的焦点。

陈捷回答依旧从容不迫:

“魏老,您说得对,‘唯低价是取’的集采,是不可持续的,所以,药品集采,不能只盯着价格这一个维度,而应该建立一个综合评价体系。”

“这个体系,除了价格因素,还必须包括药品的质量、疗效、企业的创新能力、供应保障能力等多个维度。”

“可以在招标时,就明确设定一个质量门槛,达不到标准的企业,就算报价再低,也直接淘汰,对于通过质量门槛的企业,再进行价格竞争。”

“同时,为了鼓励创新,对于那些刚刚过专利保护期的首仿药,或者临床效果有显著优势的创新药,可以在定价和采购量上,给予一定政策倾斜。”

“要让企业明白,国家鼓励的是高质量、有创新的良性竞争,而不是简单的价格战。”

“一句话,我们的目标,不是要把药价压到地板上,而是要挤掉那些不合理的营销费用、公关费用,让药价回归到它应有的价值。”

“既要让老百姓用得上便宜药,也要让好企业有钱赚、有动力去创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