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雾漫过常州城外的打谷场时,赵玥正蹲在地上,亲手将最后一面写着“护宋”二字的旗帜插在土坡上。看小说就到WwW.BiQuGe77.NEt猩红的布料在风里猎猎作响,边缘被针线缝补的痕迹清晰可见——这是昨夜她和十几个百姓连夜赶制的,针脚虽不整齐,却透着一股生生不息的韧劲。周峰站在她身后,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名册,指尖在“三百零七人”的数字上反复摩挲,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激动。
“殿下,半个月前,我们还只有几十个人,如今竟真的聚齐了三百多人。”周峰的声音带着几分颤抖,他低头看着名册上密密麻麻的名字,有曾经的禁军士兵、逃难的农户、落魄的工匠,甚至还有两个从金兵营里逃出来的汉人俘虏,每个人的名字后面,都画着一个小小的“宋”字,是他们对家国最后的坚守。
赵玥直起身,指尖拂过旗帜上的“护宋”二字,目光扫过场中列队的人群。他们大多穿着粗布短褂,有的手里握着锈迹斑斑的长枪,有的扛着自家砍柴的弯刀,还有的甚至拿着削尖的木棍,可每个人的脊梁都挺得笔直,眼神里没有了往日的怯懦,只剩下对金兵的恨意和对未来的期许。
“不是‘我们聚齐了’,是大宋的百姓,不愿再做亡国奴了。”赵玥的声音清亮,顺着风传到每个人耳中,“半个月前,我们在这打谷场招募义士,那时有人问我,跟着公主,能打赢金兵吗?今天,我可以告诉大家,只要我们团结一心,只要我们还记得‘护宋’二字的分量,就没有打不赢的仗!”
人群中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,一个穿着破旧铠甲的汉子大步走出来,他约莫三十岁上下,脸上带着一道长长的刀疤,正是半个月前第一个报名的前禁军校尉王虎。“殿下说得对!俺们这些人,要么家人被金兵杀了,要么家园被金兵烧了,早就没了退路!跟着殿下,就算是死,也要拉几个金兵垫背,为大宋争口气!”
“对!为大宋争口气!”“杀尽金兵,收复失地!”“护宋!护宋!”
呐喊声此起彼伏,震得打谷场周围的树枝都微微颤抖。赵玥看着眼前的景象,眼眶微微发热——她想起半个月前,自己第一次站在这里招募义士时的忐忑,想起那些犹豫着不敢上前的百姓,想起陈烈将军临走时的嘱托,如今,这些都化作了眼前这支虽不精锐、却充满血性的队伍。
她抬手示意大家安静,继续说道:“今天,我们正式组建‘护宋军’!我赵玥,以大宋荣德公主的名义,任命陈烈将军为护宋军都统制,周峰为副都统制,王虎为步兵营统领,负责训练步兵;原水军将领张顺为水军营统领,负责组建水军;还有从金兵营里逃出来的李二柱,熟悉金兵的布防,任命为斥候队统领,负责打探情报。”
被点到名的将领纷纷上前一步,单膝跪地,齐声喊道:“末将遵命!定不负殿下所托,不负‘护宋’二字!”
赵玥走到他们面前,亲手将一面面小巧的“护宋”旗递到他们手中:“这些旗帜,代表着护宋军的使命,也代表着大宋百姓的希望。从今往后,你们要带领弟兄们,严格训练,严守纪律,不得欺压百姓,不得私吞粮草,若有违反,无论是谁,军法处置!”
“是!”将领们双手接过旗帜,高高举起,眼中满是郑重。
接下来的日子,护宋军的训练正式拉开序幕。打谷场被改造成了临时练兵场,王虎带着步兵营的弟兄们,从最基础的队列训练开始,手把手地教大家握枪、劈砍、刺杀;张顺则带着几个熟悉水性的弟兄,去附近的太湖边上,寻找合适的船只,准备组建水军;李二柱则带着斥候队的人,每天穿梭在常州城外的山林里,绘制金兵的布防图,收集金兵的动向。
赵玥也没有闲着,她每天天不亮就来到练兵场,和士兵们一起训练。她跟着王虎学习握刀,手掌很快就磨出了水泡,却只是用布条简单缠一下,继续练习;她跟着斥候队去山林里探查地形,鞋子被荆棘划破,脚底板磨出了血泡,也从不抱怨一句。士兵们看着公主殿下都如此努力,训练的热情更加高涨,原本松散的队伍,渐渐有了军队的模样。
这天下午,赵玥正在练兵场指导士兵们练习刺杀,忽然看到远处的小路上,来了一群百姓,为首的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,正是半个月前她在流民潮中救下的祖孙俩。老奶奶手里提着一个布包,身后跟着十几个村民,每个人手里都拿着自家种的粮食、缝制的布鞋,还有几个年轻的小伙子,扛着自家打造的农具,说是要加入护宋军。
“公主殿下!老身来看您了!”老奶奶快步走到赵玥面前,打开布包,里面是十几双崭新的布鞋,“这是村里的娘们连夜做的,让弟兄们穿着舒服点,好打金兵!还有这些粮食,是村里仅剩的存粮,虽然不多,也是俺们的一点心意。”
赵玥连忙接过布包,眼眶发热:“阿婆,您太客气了。护宋军本该保护百姓,怎么还能要大家的东西……”
“殿下说的什么话!”老奶奶打断她,指着身后的村民,“这些日子,金兵又在附近的村子抢粮,是护宋军的弟兄们赶跑了金兵,保护了俺们的家园。俺们虽然是普通百姓,却也知道,没有护宋军,就没有俺们的活路!这些小伙子,都想加入护宋军,跟着殿下杀金兵,为家人报仇!”
身后的年轻小伙子们立刻上前一步,纷纷说道:“殿下,俺们有力气,能打仗!求您收下俺们吧!”
赵玥看着他们真诚的眼神,点了点头:“好!欢迎你们加入护宋军!从今往后,我们就是一家人,一起为护宋而战!”
小伙子们激动地欢呼起来,立刻跑到王虎身边,跟着士兵们一起训练。老奶奶看着眼前的景象,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,悄悄抹了抹眼角的泪水——她想起自己死去的儿子儿媳,想起小石头每天念叨着“要跟着姐姐杀金兵”,如今,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护宋军,她相信,总有一天,金兵会被赶跑,大宋会重新好起来。
护宋军的规模越来越大,不仅有百姓主动加入,还有不少散兵游勇听闻“护宋军”的名号,前来投奔。曾经在金坛一带抗击金兵的农民领袖吴大叔,带着自己的五十多个弟兄赶来;原常州城守兵刘能,也带着一百多个残兵加入护宋军。短短半个月,护宋军的人数就从三百零七人,增加到了五百多人,虽然装备依旧简陋,却已经成为了常州一带不可忽视的抗金力量。
这天晚上,赵玥正在灯下查看李二柱送来的金兵布防图,周峰忽然走进来,手里拿着一封书信:“殿下,陈烈将军派人送书信来了!”
赵玥连忙接过书信,展开一看,只见上面写着:“殿下,老臣已联络濠州、滁州旧部,共得一千二百余人,不日将启程返回常州。另探得金兵近期将从镇江调兵三千,增援常州,目标应为护宋军。望殿下加紧训练士兵,加固防御,待老臣归来,共破金兵。”
她心中一紧,立刻将书信递给周峰:“金兵要增兵三千,我们必须尽快做好准备。周将军,你立刻通知王虎,加强练兵场的防守;张顺,让他加快水军的组建,太湖是我们的屏障,绝不能让金兵从水路进攻;李二柱,让他多派斥候,密切关注金兵的动向,一旦有消息,立刻回报。”
“末将领命!”周峰接过书信,转身就要离开,却被赵玥叫住。
“等等。”赵玥走到他面前,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,正是父皇御赐的“和硕荣德”佩,“陈将军回来时,你把这块玉佩交给她,告诉他,护宋军已经准备好了,等着他一起,为大宋而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