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人在修真界,吐槽出天地异象 > 第三百四十八章 肃清阴谋者

他在京城开设了医馆,传授自己的医学经验和治疗方法,为百姓们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。看最快更新小说来M.BiQuge77.Net

他的善举赢得了百姓们的爱戴和尊敬,也为朝廷树立了良好的形象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朝廷的秩序越来越稳定,整个王朝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。

百姓们安居乐业,社会和谐稳定,仿佛一场噩梦已经过去,迎来了美好的明天。

但苏小满和新帝知道,他们不能掉以轻心,依然要时刻警惕着可能出现的新的危机和挑战。

在朝廷秩序逐步恢复正轨的过程中,......

晨光如纱,轻轻覆在小镇的屋檐上。炊烟袅袅升起,混着柴火与米粥的香气,在巷口盘旋不去。陈小凡背着竹篓走过石桥,脚边溪水潺潺,映出他眉间淡淡的倦意。昨夜与沈知白长谈至星沉月落,心绪如潮未平,而胸口那道金线仍隐隐发热,仿佛余音未散。

他停下脚步,从篓中取出几株新采的安神草,叶片微卷,边缘泛着银光??这是昨晚静坐山崖时顺手摘的。风来时,草叶轻颤,竟发出极细微的嗡鸣,像是回应某种遥远的召唤。

“你也听见了?”他低声问草,又像是自语。

忽然,桥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。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踉跄奔来,脸上满是泪痕,衣袖撕裂,肩头还带着淤青。他见到陈小凡,猛地扑跪在地,声音嘶哑:“陈……陈先生!求您救救我爹!他们说他是‘心毒者’,要把他烧死祭天!”

陈小凡眉头一皱,蹲下身扶起少年:“别慌,慢慢说。”

“昨夜村中三户人家丢了粮种,族老查不出真凶,就用‘测谎阵’逼全村人发誓。我爹本就口吃,轮到他时结巴了几句,阵法竟显出血纹!他们立刻认定他心藏恶意,今日午时要在祠堂前点火……可我知道不是他!他连鸡都不敢杀!”

陈小凡眼神渐冷。他知道这“测谎阵”??五年前一场变革后兴起的小术法,据称能感应言语中的情绪波动,实则粗陋不堪,极易误判。他曾多次劝告各地乡约不可将其作为定罪依据,奈何人心惧怕混乱,宁信机械之判,不信复杂真相。

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
“阿禾。”

“好。”陈小凡站起身,拍了拍少年肩膀,“带路。”

一路上,阿禾断续讲述:父亲是个聋哑人,靠编织竹器为生,母早亡,家中仅剩祖母病卧。村里原本尚能相容,但今年旱情严重,人心惶惶,一点风吹草动便成风暴。

快到村口时,已闻喧哗之声。数十村民围聚祠堂前空地,中央架起木桩,绑着一名中年男子,头戴铁箍,口中塞布。他双目通红,拼命挣扎,却只能发出呜咽般的声响。几个壮汉手持火把,神情亢奋,仿佛即将完成一场神圣仪式。

族老立于高台,手持一本泛黄册子,正高声宣读:“《共语律》第三条:凡言辞动摇者,视为心魔潜伏,须经烈火净化!”

陈小凡冷笑一声,迈步上前。

“谁准你们动用私刑?”他的声音不高,却如钟振山谷,瞬间压下嘈杂。

人群一静,回头见是他,顿时骚动起来。

“是陈小凡!”

“那个‘鸣心者’?”

“他怎么来了?”

族老眯眼打量,随即冷哼:“你是外人,无权干涉我族内务!此人为祸乡里,证据确凿,依法当惩!”

“证据?”陈小凡走近木桩,伸手取下那人嘴中布团。男子剧烈咳嗽,泪水直流,看到陈小凡,忽然激动地用手比划起来??左手掌平伸,右手食指在掌心画圈,再指向天空,然后双手合十作祈雨状,最后猛力摇头。

陈小凡看着手势,缓缓道:“他说,昨夜他梦见天降甘霖,高兴得半夜爬起来,在院子里画了个圈,想记下梦中云雨位置,结果被人撞见,误以为他在埋赃。”

人群哗然。

“胡说!做梦也能当借口?”有人怒吼。

陈小凡不答,转向族老:“你们的‘测谎阵’,测的是语言的情绪,还是人的本心?一个无法说话的人,被迫开口,自然紧张结巴。你们不问他为何如此,只看阵法显象,就定罪处死??这和五百年前拿龟甲裂纹判人生死,有何区别?”

族老脸色涨红:“可……可律法允许以阵辨心!”

“律法也写着‘听证必三询,断案须众议’。”陈小凡冷冷道,“你们问过他吗?找过其他线索吗?还是只想找个替罪羊,平息恐慌?”

无人应答。

这时,阿禾冲上前,大声道:“我可以证明!昨夜我起夜,看见爹在院里画画,我还笑他傻……要是真偷东西,哪会大半夜在自家地上留记号!”

又有几位邻居迟疑开口:“那晚我也听见他在哼歌……不像做贼的样子……”

气氛开始松动。

陈小凡从竹篓取出一瓶清水,倾洒于测谎阵石碑之上。水珠滑落之际,碑面血纹竟如雾消散,露出底下原本刻着的“疑”字。

“阵法非神明,只是工具。”他朗声道,“它能显情绪,却不能知因果。你们用恐惧代替思考,用规则掩盖懒惰,这不是共语之道,是新的暴政!”

众人低头,羞愧难言。

族老终于颓然放下册子:“我……我们错了。”

陈小凡亲手解开绳索,扶起男子。对方颤抖着,突然跪地叩首,额头触地,久久不起。

“不必谢我。”陈小凡轻声道,“该谢的是愿意听你说完一句话的人。”

正欲离去,忽觉胸口一烫。低头望去,那道金线竟缓缓延展,缠绕成一朵半开的莲形印记,温润生光。

与此同时,远在百里之外的沈知白正坐在驿站檐下抄录笔记,指尖忽然一颤。他望向怀中《误言录》,只见封面焦痕深处,竟浮现出一行从未写过的字:

> **“听聋者之手,胜千言。”**

他怔住良久,终是轻笑出声。

***

数日后,陈小凡回到自己居住的小山村。这里没有高塔,没有律令碑,只有一棵老槐树下的圆石桌,每逢初一十五,村民便自发围坐,举行“夜话会”。